《1》
在我們的團隊里,有一位拆茶餅小能手。
完全不似看生手撬茶時,手啰嗦、針打滑、葉片破碎、茶末橫飛的“慘狀”。
每次看她拆茶,是一種享受。
下針精準,頂撬果斷,力度又恰到好處,尤其是拆解芽葉層疊、壓制極有規(guī)律的白茶餅的時候。
沿著圓餅的邊棱,只見茶針旋轉(zhuǎn)翻飛,三下五除二,最上面一層就拆下來了,薄薄的一片,完整如滿月。
接著,是第二層、第三層...直到餅心凹陷處的那塊小茶窩窩,也能再拆出起碼兩層來。
看得小編滿腦子唯余一詞——行云流水。
《2》
好手法拆解出來的白茶餅,沖泡時候極有利。
完整的一片茶,雙手向水平方向稍一用力拉動(而不是掰開),就可以將茶葉撥散,取用便捷。(如何拆茶:白茶餅的完美拆解教程|視頻+長文)
最重要的是,可以很大程度上保持條索、葉片的原始形態(tài)。
如此,茶味析出平穩(wěn),茶湯少斷碎而顯干凈,葉底也更美觀。
也因為此,在茶百科的日常工作中,也有茶友會在購買餅茶后直接委托我們將茶餅一次性撬散、包裝好后再郵寄。
這些茶友大都喜喝白茶,但或撬茶不熟練,或飲茶環(huán)境受限不便于撬茶,如辦公室、差旅中等。
當然,也不乏圖喝茶便捷,不愿每次麻煩的茶友。
《3》
茶友們的要求,原則上我會盡力滿足,更何況我們還有撬茶小能手一枚。
不過,關(guān)于“白茶餅要不要事先分解拆散”這個問題,茶百科還有一些觀點和大家分享。
其一、一般建議隨喝隨拆
擅飲熟普的茶友都知道,熟茶講究“醒茶”。
要喝的茶,提前一段時間撬拆下來放在紫砂小罐里,發(fā)散倉味雜氣后沖泡,香氣滋味會更好。
白茶餅可不可以效仿呢?
答案是不可,因為兩者的制作、轉(zhuǎn)化原理并不類同,甚至可以說是相反的。
熟茶滋味的優(yōu)化,離不開一定的通風和接觸空氣,而白茶保持其特色的要點,是密封。
而相對于拆解后的一堆茶塊來說,單個的茶餅相對完整,密封包裝和日常存放都要容易很多。
還有一點,對可以長期存放的茶類都適應(yīng),即我們常說的“抱團陳化”
撬開后的小塊茶餅,沒有了團體的依托,和外界接觸面積大大增加,更容易受空氣中塵埃、水汽、異雜味的侵襲,影響茶質(zhì)。
因此對于白茶餅,更建議大家平日里隨時喝隨時撬下所需的量即可。
撬好后的茶餅,仍用白棉紙貼身包裝,然后放入厚實避光的鋁箔袋密封保存。
同時,出于少開啟的考慮,如果日常消耗量較大的話,也可以單次撬取三兩天的茶量備用,但注意撬好的茶也要另外裝袋,并做好密封。
其二、長期存茶,保持原狀。
白茶,以老為優(yōu)。
而餅茶,因為便于運輸、存放節(jié)約空間、轉(zhuǎn)化風味另有特色的緣故,愈受青睞。
如果打算長期存放老白茶的,茶餅本身的形狀就是最好的。
不但不可拆散,還要堅持茶百科一直力薦的傳統(tǒng)三層包裝法,給它們營造一個舒服的家。
其三、愛喝茶,就試著學會拆茶吧
淺了說,藝多不壓身。
撬茶、拆茶是個熟能生巧的活計,多練習多總結(jié),大家都可以是小能手。
學會了,隨喝隨拆,自己習了手藝,茶也更合其性。
往深了說,拆茶練心。
想把茶拆解好,不能心急,得用巧勁。
因此需要細心,也少不了耐心。
拆解茶的過程,不妨當作一個磨練心性的過程。
不熟練、拆碎了,不必懊惱,下一針、下一餅,更仔細就是。
每一次下針都可以是新的開始。
來源:茶百科,信息貴在分享,如涉及版權(quán)問題請聯(lián)系刪除